氢能赛道成投资“新宠” 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翻番

在北京市街头,不时可以看到一批绿色涂装的大巴车。曾经服役于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200辆国家电投“氢腾”燃料电池大巴,如今用于市内班车、旅游客运,截至2023年1月底累计运营里程近337万公里。

这是我国氢能应用加快落地的一个缩影。在各国寻求能源低碳转型的当下,氢能赛道成为投资“新宠”,以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交通领域是重要突破口。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实现翻番。

根据《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2025年我国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要达到约5万辆。业内人士预计,在国内外需求共振下,届时实际保有量或远超预期。

产销翻番 燃料电池车应用快速扩展

外观看起来与普通汽车无异,内里却大不同,替代油箱的是并联排列在车后部的三个储氢罐,相关压力、温度等信息在车辆内部的中控屏上实时显示,一次加满氢气只需5分钟,CLTC-P工况下续航里程达550公里,驾驶体验与纯电动车非常类似。

这是《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参与现代集团氢燃料电池车NEXO试驾时了解到的情况。据介绍,NEXO整个行驶过程唯一产生的排放是水,电池产生的废热还可以用于车内空调供暖。

正是基于这种清洁高效的特点,氢燃料电池汽车成为全球多国打造“氢能社会”的重要抓手,也是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众多企业加速布局这一赛道。

以上汽大通为例,继燃料电池轻客车型FCV80率先实现商用化运营之后,又将燃料电池技术运用至乘用车领域,打造“高端氢燃料电池MPV”MIFA 氢。

“燃料电池是我们的重要技术路线。”上汽大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22年,MIFA 氢已实现200台的用户交付,其中承担网约车服务的是120台,成为全球首批实现商业化运营的氢能源MPV。

从奥运赛场到城市街头,再到工厂矿区,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12月,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3626辆和3367辆,同比分别增长105.4%和112.8%。

“目前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数量已经超过一万辆,整体应用呈现快速扩展的态势。”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毛宗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促进中心统计资料来看,去年货车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的绝对主体,占据七成以上份额。(下转第二版)

热门相关:我能看到隐藏机缘   九星毒奶   永恒王权   恶魔总裁霸道宠:老婆,甜似火   锦绣田园:医女嫁贤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