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一号”漳州核电1号机组外穹顶吊装成功

本报北京2月19日电(记者聂传清)记者从中核集团获悉:17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首台机组——中核集团漳州核电1号机组外穹顶成功吊装,标志着该机组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完成,为后续安装冷试及并网发电奠定坚实基础。目前,“...阅读全文

两项重大电网工程开工

2月16日,总投资达427亿元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通山抽水蓄能电站开工,拉开了今年电网重大工程建设的序幕。这两项工程的建设对于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阅读全文

以“绿电”制“绿氢”

2月13日上午9时,一辆满载300公斤氢气的管束运输车完成装车,驶出位于河南濮阳的中原油田油气加工技术服务中心厂区。自2022年12月25日顺利投产以来,位于中原油田的中国石化兆瓦级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已平稳运行50余天。该项目...阅读全文

新能源车加速“溢出”放大优势

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产生的溢出效应正在持续,尤其是公共领域车辆的加速新能源化,不仅对于节能减排、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将进一步打开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发展空间,放大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优势、市场优势、产业优势。公共领域车辆迈...阅读全文

公共领域车辆“全电”的风标意义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的《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成为我国公共领域车辆迈向全面电动化的一个信号,不仅再次表明我国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而且更加明确了汽车业朝向新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事实上,我国...阅读全文

更多支持政策将出 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或超95GW

“我们将会同自然资源部等部门研究推动出台光伏用地用林用草用海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土地要素保障。同时,将会同有关方面研究优化储能调度运行机制,着力解决‘建而不调’的问题。”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熊敏峰称,当前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是大...阅读全文

贵阳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首次突破百亿产值

科技日报讯(记者何星辉)近日,记者从贵州省贵阳高新区了解到,去年,贵阳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首次突破100亿元产值,成为辖区首个工业百亿级产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作为贵州省首个国家级高新区和人才特区,贵阳高新区把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阅读全文

全球最大绿氢耦合煤化工项目开工

本报北京2月16日电(记者廖睿灵)记者从中国石化获悉,全球最大绿氢耦合煤化工项目——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风光融合绿氢示范项目16日正式开工。该项目利用鄂尔多斯地区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发电直接制绿氢,年制绿氢3万吨、绿氧24万吨,将就近用于...阅读全文

期待新能源车更有市场竞争力

特斯拉年初降价后,小鹏、问界、零跑等多家新能源车企也相继跟进。特斯拉降价引发的鲶鱼效应持续扩大,一方面说明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已经到了拿出价格“杀手锏”的阶段;另一方面也预示新能源汽车有望加快推广普及,加速交通工具绿色化进程。降价将吸...阅读全文

我国首个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投用

科技日报北京2月15日电(记者操秀英)15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我国首个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投用,该站是由中石化燃料油公司大连盛港油气氢电服“五位一体”综合加能站升级而来,每天可产出1000公斤99.999%高纯度氢气。该项目采用...阅读全文

华中首条核心城区大直径曲线顶管电力隧道贯通

科技日报武汉2月15日电(记者吴纯新通讯员曾鑫喵何巍伟)2月15日,随着“启航号”顶管机刀盘的缓缓转动,由武汉市江岸区建设,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武汉赵家条220千伏电力通道土建工程项目“华中地区首条核心城区千米级大直径曲线顶管电力隧道”全线...阅读全文

新型能源体系动力要更强劲

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前11个月,我国风电利用率达到96.7%,光伏发电利用率达到98.2%。风电、光伏发电平均利用率逐步提高,充分显示了我国在新能源消纳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成为我国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早在20...阅读全文

硬核出海 宁德时代领跑动力电池产业

◎本报记者操秀英当地时间2月13日,福特汽车宣布在美国密歇根州建设电池工厂,这是美国福特的第一座独资电池工厂。不同寻常的是,这一次,福特主动邀请宁德时代帮助工厂筹建和运营,同时,就生产电池所涉及的技术向宁德时代支付电池专利许可费。“这是...阅读全文

推动海上风电开发走向深远海(感言)

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实现高质量发展,要科学谋划基地化布局开发、创新相关体制机制,同时要在关键技术和投融资建管模式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