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 助力氢能发展跑出“加速度”
“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是能源交通行业低碳转型的重要选择之一。”科技部副部长张雨东在此间举行的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说,大力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不仅有助于交通行业早日实现“双碳”目标,还有助于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保障能源安全。氢能作为...阅读全文
“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是能源交通行业低碳转型的重要选择之一。”科技部副部长张雨东在此间举行的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说,大力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不仅有助于交通行业早日实现“双碳”目标,还有助于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保障能源安全。氢能作为...阅读全文
【新看点】新华社讯记者8月29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通过5至8年时间,电力装备供给结构显...阅读全文
科技日报重庆9月5日电 (记者雍黎)记者5日从重庆大学获悉,该校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广东国研、广东省科学院等单位合作完成的“镁离子电池”项目,近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第79届世界镁业大会上荣获2022年国际“镁未来技术奖...阅读全文
据介绍,此次论坛以“数字赋能 绿色未来”为主题,将邀请相关行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等,围绕能源供给革命与安全、数字化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打造“互联网+”智慧能源谷、能源谷氢能机遇与发展、支撑“双碳”目标的新型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等话题展开...阅读全文
虚拟电厂不是一个实体发电厂,而是一套能源管理系统,即通过先进计量、信息通信、控制和管理技术,将用户侧分散的清洁能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等分布式能源资源聚合并协调优化,参与电网运行阅读全文
“油气氢电服”综合加能站、“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太阳能汽车、竹缠绕复合材料……走进位于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的环境服务专题展,绿色的布展色调,让观众眼前一亮。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今年服贸会首次新增环境服务专题展,设立低碳能源、气候与...阅读全文
由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和贵州电网公司共同建立的“电力大数据专区”近日在贵州省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上线。其数据产品体系不仅适用于企业及个人经营情况分析、信用评价分析,还包括区域经济发展分析等多场景应用。“与贵州电网公司此前单独发布的数据产品不同,...阅读全文
“2022中国国际碳交易大会科技助力‘双碳’云论坛”近日举行,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成为主要内容。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科技发展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助力企业“双碳”实践成为关注的焦点。低碳科技创新水平正大步向前近年来,绿色低碳科技...阅读全文
“今年上半年,氢能行业股权融资延续去年以来的火热,共发生融资事件21笔,融资金额15.9亿元,融资数量和金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0%和137%。氢能产业投资呈现投资轮次较早、投资区域较集中和热门赛道全产业链分布等特点。”毕马威中国首席经...阅读全文
科技日报北京9月4日电(记者矫阳)记者4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由该公司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研制的临近空间长航时大型太阳能无人机——“启明星50”,于3日在陕西榆林首飞成功。3日17时50分,“启明星50”大型太阳能无人机起飞,...阅读全文
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 题:绿色服贸、低碳发展——来自2022年服贸会的现场扫描新华社记者刘夏村、严赋憬、田晨旭竹子替代塑料做成的一次性餐具、不用插电就闪闪发光的霓虹灯牌、只排出水的氢燃料电池阅读全文
提升了海上风电接入系统稳定性,保障了电网安全阅读全文
更好服务“开渔”,注入更多“电动力”阅读全文
做到“流程及时跟进,问题随时解决”阅读全文
2022年上半年,山东枣庄市GDP同比增长4.1%,居全省第3位,老工业基地的风采不减。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枣庄全市规上锂电产业增加值增长48.8%,高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41.3个百分点,成为拉动枣庄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阅读全文
上汽集团旗下的捷氢科技总经理卢兵兵对记者表示,国家战略、政策支持和行业技术发展推动氢能和氢燃料电池产业站在了全新起点上阅读全文
“发展氢能与氢燃料电池是能源交通行业低碳转型的重要选择之一。”科技部副部长张雨东在此间举行的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说,大力发展氢能和氢燃料电池不仅有助于交通行业早日实现“双碳”目标,还有助于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保障能源安全。氢能...阅读全文
在“双碳”战略目标推动之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60万辆,市场渗透率超21.6%,保有量突破1100万辆。与此同时,新能源商用车也开始崭露头角。上半年,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保持快速上...阅读全文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付晓明说,在国家新能源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氢燃料电池汽车得到高速发展,特别是商用车产品技术不断提升,产品正在加快进入市场阅读全文
上市公司批量跨界搞光伏、光伏企业竞赛式扩产、原材料价格“高烧不退”,今年以来光伏行业不断释放“过热”信号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