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废旧锂电池回收亟待规范

我国是电动自行车生产、消费大国,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公开信息,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另据报道,截至2024年9月,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数量为540万辆,目前仍以每天上牌约4000辆、每月上牌约10万辆的速度增长。

电动自行车的电池寿命一般为3年—5年。首批电动自行车已老化严重、寿命到期,随着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推出,可以预见,废旧锂电池的数量将激增。笔者在对废品回收站、电动自行车修理店和新车销售店甚至居民家中开展日常检查时,经常可以发现废旧锂电池随意堆放问题,安全隐患突出。

但是,目前锂电池没有列入危险废物名录,无须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一些小工厂、黑作坊将废旧电池重新组装成为翻新电池,流入市场,带来严重安全风险。无牌无证的小作坊非法从事废旧电池拆解作业,提取、回收电解液和金属、塑料等有价值物质,因污染防治措施和设施缺失,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

10月22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强调,将继续强化废动力电池和废光伏组件及风机叶片拆解处理的环境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拆解造成的环境污染行为。

电动自行车废旧锂电池体积虽小,但数量非常庞大。为迎接即将来临的废旧锂电池“退役潮”,笔者建议,有关部门要在政策引导、回收体系建设、便民服务等方面发力,规范电动自行车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实现防范环境风险、资源有效利用的目标。

政策引导,回收利用规范化。电动自行车废旧锂电池遍布千家万户,小、散特征明显。而且锂电池拆解成本高,只有形成规模效应,才能降低成本。笔者建议,尽快制定完善电动自行车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健全标准和技术规范,进一步完善废旧电池的循环利用体系。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废旧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培育“正规军”和龙头标杆企业,为行业注入活力,推动绿色发展。严厉打击非法拆解、违法排污行为,压缩污染企业、黑工厂、小作坊生存空间,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落实责任,回收管理闭环化。废旧锂电池规范回收是开展利用的源头基础工作,宜采取“扁平化”策略,建立从个人到工厂的“C2B”回收模式体系,减少中间环节,落实闭环管理。这有助于避免翻新电池流入市场,避免成本层层转嫁,避免环境安全风险。严格落实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加强监管,督促电池生产企业和电动车制造企业严格执行废旧电池回收利用规定,回收的废旧电池登记造册,妥善回收、转运和存放,严禁在居民住宅、人员密集场所等场所违规储存,严防流入二级市场和非法改装厂。

优化服务,废旧电池早归家。要加强宣传引导,提升群众环境安全意识,劝导居民及时将废旧锂电池交由回收商处理,杜绝进楼入户,严防发生火灾事故。建议运用“互联网+”线上线下协同,加强村居一级回收体系建设,使回收服务更加便捷,回收价格更加透明。笔者期待,回收市场更高效、规范和透明,居民掏出手机,打开微信小程序或APP,一键下单预约,就有回收工人上门回收废旧电池,卖废旧电池如点外卖一样方便。